《证券时报》专访 | 贝瑞基因董事长高扬:基因检测技术的下一个风口在哪?

发布时间:2020-12-10

9月18日上午,证券时报·e公司“财经明星会”第二十二场邀请到贝瑞基因董事长高扬,为我们讲述了他创业的初衷、在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讲解了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瓶颈,以及下个风口在哪里。

 

点击图片查看直播视频

 

边创业边选择赛道

 

贝瑞基因董事长高扬是国内基因检测技术应用方面的资深研究者。从本科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到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博士学位,再到工作后创业,他一直浸润在生命科学的海洋里,拥有20年的研究经验。

 

在谈到创业初衷时,他表示,当时由于机缘巧合,在从事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过程中,看到了大量有望在临床界、大健康领域为社会提供有价值服务的场景,因此判断基因检测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前夜可能会到来,所以决定创立贝瑞和康公司(贝瑞基因的前身)。

 

2010年,几个合伙人凑了1000万元,团队就开始了自主创业之路。创业初期的贝瑞,面临着赛道未明以及资金有限两大难题。

 

一方面,仅凭着对行业前景的预判以及专业的技术,团队在创业初期其实没有特别多的计划,只是想着把无创产前检测技术(NIPT)落地,因此他们实际上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创业边学习。

 

另一方面,为了让公司生存下去,并支持NIPT的产品研发,早期的贝瑞业务是做科研方面的基因测序服务,但是这块业务实际上仅仅只能维持公司的基本开销,而公司因为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及刚开始财务规划不够清晰,创业不到一年就陷入了资金紧张的窘境。

 

资金最紧张的时候,公司账上的现金除去日常研发需要之外,只够发一两个月的工资。因此公司面临着降低研发速度、减缓研发投入,还是坚持研发然后对外寻求资金支持的方向选择。

 

高扬团队选择了后者。但是,2011年的资本市场,还看不到基因检测应用方面的前景,因此贝瑞的融资之路异常艰辛,最后得到君联资本的支持。

 

他经常对准备创业的朋友表示,自主创业一开始起步是困难的,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有两点,一是赛道的选择要比较准确,二是要有资金方面的保障。

 

按照高扬的推算,基因检测行业的赛道布局至少要提前3-5年,也就是说,技术向应用转化的研发投入时间差不多是3-5年。在这之后,如果赛道选择正确,产业应用落地后的效果能达到预期,投资回报黄金期或可达10年。

 

上市并非终点

 

2017年,贝瑞基因在A股上市,目前市值约200亿元。高扬在访谈中表示,上市对公司来说只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是开始,并非终点。

 

谈到上市前后公司的变化,高扬表示,最明显的改变是市场强调的透明化对公司信息披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上市促进了公司在经营管理、战略制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这使得公司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下去。

 

何谓生命科学领域的代表公司?在高扬设想的公司未来蓝图里,如果能利用基因测序工具,在遗传疾病、肿瘤等相对比较大的领域里面,方便、清晰地解决一些实际上的问题,就可以称得上是全球范围内的代表公司。

 

比如在肿瘤领域,如果能做到对主要几类肿瘤的早筛早诊、晚期伴随诊断、复发监测等,这样的公司就是高扬认为的行业代表公司。而这就成为了贝瑞基因的赛道选择方向——挑选未来10年、20年急需解决的问题,目标是落地几个主要的大品种,涵盖肿瘤的筛查及诊断等过程,并且技术上能得到明显改善。

 

并非所有技术都可以转化成功

 

作为较早研发并成功在临床推广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NIPT)的公司,随着渠道的不断拓展和技术的持续创新,形成了贝瑞基因独特的先发优势,进一步降低成本,日渐展示出规模效应。

 

在直播活动中,高扬在总结成功经验时表示,NIPT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检测技术持续改善,新一代的技术相比上一代的检测灵敏度更好;二是在临床应用方面得到医疗机构及专家的一致认可;三是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看,它在出生缺陷防治方面为社会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 

 

高扬认为,任何基因测序品种只要是能够满足上述这三个条件,都会在社会上取得比较快速的大规模应用,也会为公司带来比较好的商业回报。

 

必须注意的是,基因测序相关的产品在临床实践中都得有自己的定位,在将技术进行转化时,必须放到具体的医疗场景中,必须满足疾病在固定时期的要求,明确筛查的目的是诊断,诊断目的是为了治疗。

 

因此在高扬看来,基因测序方面的技术,如果能得到专家以及医疗场景的认可,同时又对社会来说具有非常好的卫生经济学效应,那么转化的应用最后都会得到快速的发展。贝瑞基因是一家致力于实现基因测序技术向临床应用全面转化的企业。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基因测序技术都能转化成功。

 

在技术进行转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比如资本市场的挑战,大家会质疑这个产品进入市场以后,是否能做到每年百万级的检测、性价比是否能在临床上得到认可等等,因此要求在开始研发之前算算经济账,进行可行性评估;比如研发失败的挑战,因为并不是说所有品种都会研发成功,因此需要在研发过程中看到一些苗头的时候及时终止,对公司来说需要有承担研发失败的能力;比如产品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上的效果,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同领域的专家观点会不一样,因此需要跟临床界做大量的合作,争取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比如产品的定价问题,如果产品的成本过高,未来进入临床应用的挑战是比较大的。

 

高扬认为,任何的新品种都不可避免地在转化过程中受到种种的挑战和质疑,因此技术真正要往临床领域转化的时候,都需要时间进行数据上的积累。一旦积累到位,就会形成临床专家的共识,从而推进新品种临床转化的速度。

 

比如目前已经转化了近十年的NIPT,最早也并不是已进入市场就广泛地散开,其实也是经过了一两年的时间判断,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把最终数据跟监管层面进行沟通,最终才更有利于产品的快速发展。

 

基因测序行业目前还处于相对早期的位置,高扬表示,目前能真正在社会上落地的品种数量比较局限,已经落地的应用大概10多种。但是它可以解决的问题非常多,每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产品落地对医疗界来说都是根本性的改变。

 

研发策略是聚焦

 

目前市场上的基因检测产品主要有两大类,消费级以及临床级。贝瑞基因反复强调的是临床方面的基因检测。高扬对贝瑞基因产品的定位是,能够为社会提供一些性价比合适、覆盖面相对比较广、每年检测人数能够超过百万的基因检测方面的服务。

 

对于消费级和临床级的基因检测产品的区别,高扬认为,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或者提供报告的过程中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比如一个筛查的基因检测品种,就应该提供一个后续的相对明确的诊断解决方案;如果是一个诊断的品种,就应该提供后续的治疗方案;如果是消费品种,就应该提供一些能够真正改善健康的健康管理方案。也就是说,基因检测不仅仅是为了检测而检测,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健康和疾病的问题。

 

在谈到贝瑞基因与其他基因检测公司不同之处时,高扬表示,贝瑞基因的特点是专注,一直专注在遗传和肿瘤领域做技术转化。 

 

高扬认为,基因检测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比较长,产品一旦落地大概会有10年的生命周期,因此在选择领域的时候相对来说会比较谨慎一些,一旦选定这个领域,就不会轻易改变。他的研发策略是长时间在某一领域扎根,希望进入某个领域后能把这个领域的问题都解决,只有这个产品真正在社会上落地的时候,才会腾出手来去往别的领域扩展。过去10年,贝瑞基因在遗传领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高扬判断,未来的5~10年当中,遗传领域可能会有一个超预期的爆发式增长。

 

“因此我们在遗传主线上,还是希望能在出生缺陷这个品种之上,往其他的临床专科方面进行大量的探索、尝试。从目前我们的研发数据和早期的临床数据等诊断报告来看,这个领域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每年的增速基本上是一倍到两倍以上。”高扬透露,公司目前在积极做关于心血管、癫痫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产品。

 

“今年可能是肿瘤筛查爆发的元年”

 

在谈到国内的基因测序产业的时候,高扬多次用到了“自豪”这个词。他表示,中国的基因测序产业在世界上属于前列,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贝瑞基因以及国内相关同行们的愿景,就是在未来的时间里保持前列的同时,继续取得突破。实际上,国内基因测序公司在世界上的排名都是比较领先的,“走出去”的机会比较大。贝瑞基因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和布局。

 

关于基因检测的下个风口,高扬判断,今年可能就是肿瘤基因检测领域爆发的元年。他解释道,近两年境内外会有几家研究做得比较深入的公司会陆续进入资本市场,虽然每家公司的管线品种和研发逻辑不是很一样,但是对于赛道来说,它们都是聚焦在肿瘤的早筛和早诊领域。

 

而关于肿瘤领域,贝瑞基因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经进入这个领域,并且在三年前,公司就已经决定把重要的研发资源投入到肿瘤的早筛和早诊方面。高扬透露,目前贝瑞基因在肝癌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到研发的尾声了,“从今年第四季度到往后的三到五年,大家或许可以看到一些跟肝癌相关的产品陆陆续续进入临床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媒体,其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媒体或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不代表本公司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