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专访 | 高扬与贝瑞基因的十年:对肿瘤早筛信心比NIPT更强

发布时间:2020-07-06

2010年5月,北京三元桥曙光大厦B座207室,新开业了一家叫贝瑞基因的公司。如今NIPT(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产品之一,贝瑞基因的“贝比安”就诞生在这间租来的办公室里。

 

“当时对面是一家影视公司,我们半夜做实验穿着白大褂,他们在排剧本。两边的人互相望一下,他们完全不知道我们每天在干什么,可能觉得这家公司怎么每天的剧本都一样。”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贝瑞基因董事长高扬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回忆创业过往分享了上述趣事。

 

十年时间,贝瑞基因以NIPT为突破口,逐步搭建起以测序平台、试剂为上游,以生育健康、遗传病、肿瘤等领域的检测为中游,以大数据应用、消费级基因检测等为下游的基因检测全产业链条。公司在2017年登陆A股主板上市,现市值超过200亿元。

 

在贝瑞基因过往取得的诸多突破中,高扬印象深刻的是公司第一个NIPT产品研发完毕。而放眼未来,高扬对肿瘤早筛产品的信心,则比NIPT还要强。

 

“我们能查出不到1厘米的早期肝癌,这给医生带来的震撼是很大的。”高扬介绍,患者在查出早期肝癌后,就可进行射频消融等微创手术治疗。相较传统医学观念,具有很大进步。

 

“赌一把”创办贝瑞基因

2020年,是贝瑞基因成立十周年,也是高扬进入基因行业的第十八年。谈及当时为何选择这一新兴行业,高扬的解释是“行业选择了我”。

 

2002年,完成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业后,高扬原本计划出国继续深造,这也是当时遗传学毕业生的主流选择。但等待签证的时间超出预期,他只能先找工作。

 

高扬将这段经历形容为“好比是关上了一扇窗,却打开了另一扇门”。彼时,全行业还只有第一代测序技术可用,为科研机构提供测序服务,是当时国内基因行业公司的主要业务。

 

2003年,一次到英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高扬认识了后来的创业搭档周代星。“当时会上的亚裔面孔很少,我对那次印象特别深刻,他会上讲的东西太超前了,提问环节甚至都没人能够提出问题,这在国外的学术会议很少见。”

 

2003年,国内爆发了SARS疫情,但基因行业发展却在加速。医学背景家庭出身的高扬,天然对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抱有兴趣。2004年,高扬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攻读遗传学博士学位。期间他利用单体型分析,发现了在CASP8转录起始区一个6碱基的缺失插入多态与多种肿瘤,包括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的易感性相关。

 

高扬再次见到周代星是2006年,这次见面还聚齐了后来贝瑞基因创始人中的侯颖。三人一同推进了二代测序技术在国内的更多应用。

 

而回忆在2010年与周代星、侯颖一同创办贝瑞基因时。高扬介绍,“创办这家公司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做NIPT项目。我们希望让基因测序技术进入临床市场,NIPT是捷径的。”

 

NIPT的设计,初期是由周代星与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共同主导。从理论上,该项技术仅通过抽取产妇的外周血,即可检测出胎儿的游离DNA,判断胎儿是否患有遗传性疾病。较之于传统唐筛发现风险后对孕妇进行的羊水穿刺,NIPT无创,可降低孕妇宫内感染和胎儿流产的概率。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逐渐成熟,让NIPT进入临床成为了可能。

 

“有这么好的资源和机会,我们就创业赌一把。但直到贝瑞基因成立的那一天,我们其实还不是完全有把握这个事(NIPT)能成。”高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2010年5月,贝瑞基因租下了曙光大厦B座207室,20多人的团队开始白天黑夜连轴做实验。高扬坦言“我们其实还是有一些运气成分在里边,项目太早不行,太超前,测序成本很高,根本撑不住;晚了的话进入市场可能都要排到第四、第五名了。”

 

难忘NIPT试剂盒研发成功

高扬介绍,贝瑞基因在成立之初账上只有1000万元资金,在大量投入研发后,引入投资迫在眉睫。“国内投资人认为我们太超前了,当时他们投资还是以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为主。”

 

贝瑞基因成立初期,在资本市场一度碰壁。“投资人告诉我们,当时国内创业机会非常多,建议用Copy to China的模式,有国外的参照,可以分析比对。”高扬回忆当年融资的窘境。事实上2010年的贝瑞基因,就是没有任何可比较的对象,包括美国也没有。

 

“到2011年就快发不出工资了,公司那时候才成立一年不到”,高扬笑着讲述这件事情。“如果问公司当时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那就是我们创业班底比其他团队配合得更好,我们玩命干活;我们的技术更好一些。”

 

2011年,贝瑞基因获得君联资本A轮融资1780万美元。2013年,公司又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当年的融资,无疑是雪中送炭,在贝瑞基因成立十周年的历程中,具有基石作用。

 

但如果只能挑选一件事,作为公司发展十年里难忘事件的代表,高扬毫不犹豫选择了这一件:“我们研发线同事有一天找到我,说他们真正把NIPT试剂盒做出来的时候。那一刻,我知道我们会成功,因为在技术层面上我们已经做到了。”

 

“还有一件事情要讲,我们检测的第一位孕妇是高龄孕妇,大夫给她的建议是这个孩子别要了。”当时贝瑞基因的NIPT技术还不能做到如今“贝比安”产品检测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三种胎儿染色体疾病,高扬问这位孕妇,如果只能排除唐氏综合征这一项风险,还做不做?

 

“她告诉我,能排除一个也ok剩下的她认了。最终决策是孕妇自己做,当所有人都反对她的时候,她只需要我们一个小砝码。”最终这位孕妇生下的孩子是健康的。

 

这件事情让高扬深受感触,“贝瑞基因成立的使命就是想要医院和患者能够用上我们的技术。”

 

对肿瘤早筛信心比NIPT更强

2017年,贝瑞基因登陆A股主板上市,同年贝瑞基因将旗下肿瘤业务进行剥离成立和瑞基因,并一次性吸引了君联资本、博裕投资、启明创投、宏瓴资本等战略投资人8亿元增资。这是当年国内肿瘤基因检测领域的大笔投资。

 

2018年4月,和瑞基因与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广州南方医院共同启动了PreCar项目。将招募超过1万例肝癌高危人群建立随访监控队列、开展为期3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亿元。

 

谈及参股子公司和瑞基因正在进行的肿瘤早筛项目,高扬对此项目的信心比当年公司开发NIPT项目时更强。“肝癌早筛试验中,我们在入组人群中查出了不到1厘米的肿瘤,这给医生的震撼是很大的。”高扬介绍,相比而言,被筛查出来的肿瘤早期患者不一定有直观感受,因为此时患者没有体会到癌症晚期的痛苦。

 

但对于医生,他们接触的不少都是癌症中晚期患者,即使他们和患者家庭付出巨大的时间和金钱,也很难让肿瘤患者恢复健康。现在仅是通过抽一管血,就能筛查出极早期肿瘤患者,只需通过射频消融等手术治疗就能让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相较传统医学观念,具有很大进步。“我们行业更多的是To B,如果医生获得的感受非常好,我对于肿瘤早筛的信心甚至比NIPT还要强一点。”

 

PreCar项目在2019年第二十二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公布的新一阶段性研究成果显示,基于预测模型将肝癌检出的时间比金标准确诊的时间提前了6~12个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前瞻性早筛,该项目有望在今年年底落地。

 

全产业链并非形成闭环

十年时间,贝瑞基因以NIPT为突破口,逐步搭建起以测序平台及试剂为上游,生育健康、遗传病、肿瘤等领域的检测为中游,大数据应用、消费级基因检测等为下游的基因检测全产业链条。

 

仅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贝瑞基因的NIPT试剂盒(贝比安)完成延续注册。公司NextSeq CN500测序仪适用范围变更获批,超越NIPT,成为可应用于肿瘤、遗传病等多种疾病检测的通用型二代测序平台。落地在即的肿瘤早筛业务,也被认为是贝瑞基因“再造一个NIPT”级别的重磅产品线。

 

高扬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读了贝瑞基因打造基因检测行业全产业链的思路,“实际上我们是围绕上市公司上下游的产业进行了安排,并非我们要把整个基因测序的产业链做成一个闭环。”

 

“我们并不是要去开发上游的硬件或软件,但是我们会大力地引进、投资一些公司,在上游布局。”

 

“中游是应用,类似NIPT这样的产品,这也是我们的重中之重。目前公司开发的都是比较大的品种,要求年检测量达到10万到100万的区间。”高扬认为未来十年间,中游会是基因检测领域重要的应用场景。“同样,在中游除了我们自己,公司也希望通过一些合作和投资的方式去布局。”

 

在谈到公司打造的全产业链下游时,高扬纠正了一个外界常有的误区。“下游”不能简单按照工业界的标准去理解。他以基因治疗领域为例,表达了公司会发挥在中游的优势,与更多的创新药研发企业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相比回忆公司十年创业历程中的轻快表达,高扬在介绍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时,用语和措辞都下意识变得更严谨。“他就是个标准的理工男”,一位高扬的同事这样形容他。

 

在贝瑞基因三位创始人中,两位都是技术出身。所以在外界看来,这家公司带着一股“理工男”的气质。但出乎意料,高扬却认为贝瑞基因是一家偏女性化的公司,这主要是公司当前的客户以孕妇群体为主。

 

“是女性,她还是一位很年轻、睿智、包容、进取的女性。”高扬认为,贝瑞基因十年间释放出的企业文化,也是柔中带刚的,因为在能力的范围内,贝瑞一直十分重视对客户的服务;在能力所及的地方,对技术的追求总是超前一点、再超前一点。

 

“再往后,公司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很多比较硬核管线的产品会上市。”所以高扬眼中的贝瑞基因,或许是一位羽翼丰满的女神,正准备一飞冲天。

 

本文转载自《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媒体,其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媒体或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不代表本公司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